中心快訊

經貿透視雙周刊516期報導本中心智慧長照開發成果

 

智慧長照 趨勢商機

《經貿透視516期》第67頁中心受訪節錄

 

臺灣從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到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歷時長達25年;然而,預計2026年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距今僅八年。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對經濟與社會的衝擊,範圍更廣更深的長照2.0於2017年1月正式起動,同年6月施行《長期照顧服務法》,2018年1月「1966長照服務專線」開通,9月正式成立長照司,新版「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也隨即於當年12月上路。政府快馬加鞭的因應步調,有目共睹。

 

人口高齡化帶來的衝擊與挑戰雖然嚴峻,但所隱含的商機也很龐大。隨著政策的推動、法規限制的鬆綁、民間的參與,加上跨領域、跨國界的整合交流,智慧醫療與智慧照顧等新科技的廣泛應用,讓原本以社會福利為主思維的長照領域加速朝向產業化、專業化邁進,一個以長照為核心、周邊各行各業協作支援的產業生態系應運而生,前景一片看好。

 

囿於法規限制、市場規範、財政預算與勞力供應等因素,臺灣長照產業目前僅處於萌芽階段,市場供不應求,龐大的市場潛力仍然有待落實。有鑒於此,諸如外貿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順勢應時,配合國家發展策略,以具體行動,積極在國內外進行宣導、拓銷與交流。同時,公民營安養機構、醫療院所、長照產品與服務廠商也不斷引進新科技與新商業模式,為臺灣長照提供標竿。本期封面故事採訪相關單位與民營企業,藉由他們的專業素養與實戰經驗,從總體現況與趨勢、個體醫養機構與製造服務廠商經營實例、資源共享與推廣平臺等不同面向,為臺灣長照產業把脈獻策,期能發揮金針度人的功效,協助長照相關業者掌握趨勢、抓緊商機,再闢臺灣經濟發展新藍海。

 

此外,針對席捲全球的AI人工智慧浪潮,本期焦點產業分從歐美、亞洲及中國大陸等重要市場,探討其現況與趨勢,協助相關業者搶得商機。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