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快訊

成大肩負醫材產業推動引擎 國際產學聯盟蓄勢待發

 

【台南訊】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暨國科會成功醫材聯盟產學聯誼交流會,20晚間在台南大飯店盛大舉行,來自學界與業界高層兩百人歡聚一堂,藉由短距離的互動與交流,大幅提昇學術與醫療器材聚落廠商的認識及產學合作機會,為台灣醫療器材的發展創造新的利基,醫療器材國際產學聯盟蓄勢待發。

此場盛會,有成大副校長何志欽、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工學院游保杉院長、研究總中心蔡明祺主任、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同業公會郭義松理事長,以及上銀、雙美、漢微科….等近百家醫材廠商,還有成大及其他大學教授、醫師群等約200位參與,相互交換研發成果及產業需求,會場交談熱絡。

成大副校長何志欽說,成大產學合作績效卓著,與約翰霍普金斯、杜克等名校並列世界第一,在國內肩負產學合作指標龍頭,極力配合台南市政府的在地發展,結合南部科學園區、台南科工區等大型科技及工業園區的資源,加速發展醫療器材產業。成大在醫療器材的研發,擁有工學院、醫學院、管理學院與醫學中心等優勢,如今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又將與成功醫材聯盟、成功大學醫療器材創新聯盟,以及八十幾家醫材廠商組成一個嶄新的「醫療器材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Academia-Industry Alliance)」,集合學界與業界的資源與力量,絕對可以為台灣醫療器材的創新與發展做出具體貢獻。

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推崇成大不僅是台南市政府的智庫,也是台灣寶貴的智庫。他說,醫療品質的提昇,需有好的醫療器材,而成大在生物科技、醫學工程、工學領域擁有豐沛的資源,成大能以此優越條件帶領台灣醫療器材發展,是為學術立下學習的標竿。

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同業公會理事長郭義松則強調台灣發展醫療器材具有優渥的條件,成大積極推動醫療器材技術的創新,並彙整相關資源挹注醫療器材產業之發展,有助於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升級,然後立足台灣、邁向國際。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成立三年多,布局全世界之學術輸出與交流,蔚有成效,已在國際合作紮下雄厚基礎,深耕新興國家如東南亞、俄羅斯、印度、…等國家。例如去(102)年底蘇芳慶主任率領成大團隊,與科頂、臺灣騰協及鑫鑱公司等三家南部牙科產業前往馬來西亞與當地最頂尖之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搭起合作機制。

 

前瞻醫材中心主任蘇芳慶說,藉由馬來西亞可快速進入東南亞國協市場,方便連結至其他回教國家,這種合作模式的建立,不但可以協助台商紮根當地牙科器材產業,也能幫助台灣廠商進軍東南亞國家市場,將有助於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其次,成大承接國科會「成功醫材聯盟」產學小聯盟計畫,乃是提供醫材產業、成大研發人員及臨床醫師在醫材技術的合作互動的機會,為產業量身打造符合所需之諮詢輔導以及技術輔導等,讓產業可以在技術以及臨床需求上能夠有一個更豐沛的研發能量產出,目前團隊有31位教授、醫師及產業研發人員。

再者,成立三年光景的「成功大學醫療器材創新聯盟」,也開發1、高强度、低彈性模數醫用鈦合金。2、恢復端正和諧的外貌--導航式正顎手術計畫。3、退伍軍人菌檢測晶片。4、智慧型復健機器人。此外,亦有內視鏡治療術、電磁熱療系統、人工植體、可攜式氣喘裝置、可攜式滅菌裝置、血液凝固偵測裝置、甲殼素神經再生導管等產品,讓醫療器材發展日趨熱絡。

 

更多訊息請連結成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