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張傑
成功大學再次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由成大醫學工程學系與職能治療學系學生共同組成的跨領域團隊,於2025年世界醫學物理與生物醫學工程大會(IUPESM 2025)勇奪學生設計獎首獎,以創新成果「VRMTFOA:目標導向注意力虛擬實境鏡像治療系統」,在全球菁英的激烈競賽中脫穎而出,展現臺灣青年科研的卓越創意與國際競爭力。
本屆大會日前在澳洲阿得雷德盛大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工程與物理學專家齊聚一堂。成大代表隊由醫學工程學系黃愛庭、王子文、江其俊、粘宇真與職能治療學系吳欣霖組成,在成大醫工系林哲偉副教授與成大醫院復健部徐秀雲教授指導下,開發出結合虛擬實境(VR)與注意力導向機制的創新復健系統,為中風後偏癱患,帶來嶄新的治療希望。
傳統鏡像治療雖能刺激大腦神經重塑,卻因動作單調與缺乏互動性,常使患者難以維持專注。成大團隊研發的「VRMTFOA」系統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設計,將復健過程轉化為生動有趣的互動任務,患者可在遊戲化場景中專注於患側肢體動作,有效提升治療參與度與專注力。同時,系統具備即時數據回饋與注意力監測機制,使復健過程不僅更具趣味,也能精準量化患者的神經反應。
為驗證技術成效,團隊以腦電圖(EEG)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使用「VRMTFOA」時,大腦運動皮質的活化程度顯著提升,左右腦神經連結性也更強化。若加入聲音回饋功能(VRMTFOAAF),活化範圍更廣、效果更持久,證實多感官互動能有效促進神經可塑性。林哲偉副教授表示:「這不僅是一項科研突破,更是成大跨域整合的最佳展現,顯示醫學工程與臨床實務的緊密結合如何改變復健模式。」
徐秀雲教授亦指出,VRMTFOA系統讓復健不再只是重複動作,而是一場「腦與身體的協奏曲」,透過科技輔助使治療更具人性化與精準性,未來有望廣泛應用於臨床與居家復健。
此項榮耀的背後,也凝聚了多方支持。團隊感謝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袁福國學長獎助學金」、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精準健康創新高值醫材教學推動中心,以及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的全力資助,讓學生能無後顧之憂,前往澳洲參賽,成功將臺灣科研能量推上國際舞台。
展望未來,團隊計畫將系統結合雲端平台與遠距監測功能,讓治療師可即時追蹤患者復健進度並調整方案,進一步推進偏鄉與居家復健的普及化。此創舉不僅展現成大在醫學工程領域的創新實力,更為全球中風復健領域開啟嶄新的科技應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