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露出

【經濟日報】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獲未來科技獎 放閃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獲未來科技獎 放閃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原文出處:經濟日報

2022/10/20 13:30:48

經濟日報 張傑

 

「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今年以「全球科研鏈結台灣」展出主軸,規劃 AIoT 智慧應用、永續綠能及先進材料、電子與光電、精準健康四大主題,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今年共5隊受邀參展,其中2隊更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表現優異。

 

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一直致力台灣發展下一世代生技醫療技術,近年來,不僅在國內外各型醫療生技領域中,表現亮眼,此次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更以具未來趨勢、符合產業需求關鍵技術,並協助團隊進行生醫轉譯,一致獲得未來科技獎評審好評。

 

成大醫工系黃執中教授團隊,以「基於新型黏彈模型設計之高解析度超音波彈性影像應用於薄層組織診斷」獲得評審青睞。 成大/提供

 

獲得未來科技獎之一的成大醫工系黃執中教授團隊,以「基於新型黏彈模型設計之高解析度超音波彈性影像應用於薄層組織診斷」獲得評審青睞,黃執中教授團隊發展高解析度超音波彈性影像,並提出新型導波黏彈模型用於評估薄層組織黏彈特性,可用於眼角膜、皮膚、手部肌腱等組織彈性造影。

 

該技術基於40 MHz超快速超音波造影技術與新型震動源模組,其影像最大幀率高達10 kHz,彈性影像解析度可達100 μm,本技術對於薄層組織的彈性量測準確度可提高43。目前超音波彈性影像雖然已被用於肝臟、乳房與甲狀腺等病灶診斷,但因現有影像設備解析度不足之限制,無法用於細微薄層組織彈性造影。

 

該技術彌補商用系統的診斷範圍缺口,可準確量測眼角膜、皮膚、手部肌腱等組織彈性,預計至2028年在眼科、皮膚科、骨科與復健整體商業市場將超過100億。

 

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今年共5隊受邀參展,其中2隊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表現優異。 成大/提供

 

另一個獲獎團隊,則是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的黃玲惠教授團隊,以「再生醫學真皮-神基賦活新曙光」為主題,再生醫學真皮適用於外傷、二級以上燒傷、潰瘍等真皮受損的傷口,而且可以在清創後,第一時間被使用,同時具有抗菌、抗感染、傷口好護理,不需要頻繁換藥的過程。

 

再生醫學真皮結合nPCM的專利技術,有高純度膠原蛋白,不含雜質與抗原,有極高的生物相容性,多孔性促進細胞移入傷口使能快速癒合,且癒合後的肌膚平整美觀,膠原蛋白敷料市場到2027年將達15億美元。

 

黃玲惠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建構膠原蛋白之nPCM技術平台,從製程到產品,都已進行發明專利佈局。經先前動物實驗結果,也已證實職開發之再生醫學真皮的品質,已超越全球主動式敷料之領導品牌,不僅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更能達到優質修復的功效,此技術未來將經由成大技轉授權公司使用。

 

而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的杜翌群教授團隊,此次展出「整合醫療影像之彈性仿真假體與MR技術建立外科手術訓練與規劃系統」,建立多人MR串流與畫面共享的手術協作系統,提供醫師們手術過程中之溝通橋樑,該物理引擎與模型輪廓匹配AI模型未來可擴展至不同外科手術之應用、分析及模擬。透過搭配假體能更貼近臨床情境,其材料選用彈性擬真材質並含有人體血流模型、腫瘤模型等設計。除了模擬肝臟假體的切割、出血、止血等情景外,現場還能體驗甲狀腺穿刺,並搭配超音波成像完整模擬手術過程中包含穿刺、熱銷融等多項情境模擬。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的杜翌群教授團隊,展出「整合醫療影像之彈性仿真假體與MR技術建立外科手術訓練與規劃系統」,建立多人MR串流與畫面共享的手術協作系統。 成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