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成大前瞻醫材中心 編輯/成大新聞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與新南向夥伴泰國瑪希敦大學(Mahidol University)積極搭建跨國合作橋梁,合辦「智慧醫療國際視訊研討會(MU-NCKU International Webinar Series on Smart Healthc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結合兩校科研發展,探討智慧醫療與生醫創新解決方案。視訊研討會開幕典禮於 9月24日舉行,並舉辦首場專題演講,為泰國紀念其現代醫學之父─瑪希墩王逝世(Prince Mahidol Day),感念其在醫學發展對泰國人民的貢獻。
成大蘇芳慶副校長主持跨國討論
開幕典禮暨研討會參與人數達170人次,現場及線上與會成員包括台灣、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緬甸、尼泊爾、孟加拉的學生及醫學、生醫、公衛、醫檢、工程、經濟等領域的學者專家。
成大蘇慧貞校長表示,疫情讓我們深刻認知科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將持續扮演的關鍵角色,成功大學與瑪希敦大學長期致力提升學術、技術、產業夥伴關係,整合各界專業,為人民健康福祉而努力,而在泰國瑪希敦大學的幫助下,成大於泰國成立海外共同研究基地,在互享教育與研究成果的基礎下,更重要的是將成果應用於產業。
成大蘇慧貞校長、蘇芳慶副校長與線上國際學者合照
瑪希敦大學校長班衝(Banchong Mahaisavariya, M.D)表示,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疫情後,在醫療供給及健康產業,我們更需要透過與全世界分享知識及專業來充實自我,並幫助彼此、建立新合作,作為社會的支持!
成功大學與與泰國瑪希敦大學於2018年成立泰國海外科研基地,於2019年底完工。成大執行科技部臺泰智慧健康科技海外科研中心維運計畫(Taiwan Center for Smart Healthc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ailand),希望透過成大泰國海外基地,鏈結當地產官學研醫關鍵意見領袖,經營共同目標、充實新南向人才佈局,配合國家重點政策,共同發展醫療創新科技與應用場域,搭建台泰智慧醫療產業合作平台。
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表示,臺灣基於電子製造產業優勢及良好的醫療品質,智慧醫療產業已是科技與醫療共同努力的新方向,相信透過成大暨瑪希敦大學海外科研中心,能將台灣經驗分享至新南向國家,增進雙邊技術交流與實質合作。
臺泰智慧健康科技海外科研中心維運計畫主持人蘇芳慶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表示,疫情雖暫緩了國際互訪活動,我們希望嘗試新的交流方式,在疫情還沒趨緩前將藉由視訊會議與多國保持交流與溝通,持續並擴大彼此的合作。
本活動由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與生物醫學工程系共同主辦,首次研討會更以「後疫情時代的創新醫療(Innovation Inspired by COVID-19)」為題,分享兩校相關防疫研發。
成功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廖峻德團隊獲選科技部防疫發展計畫,從材料工程觀點出發,介紹以奈米陷阱概念設計出捕捉病毒的快篩技術;成大醫工系助理教授林哲偉團隊擅長人工智慧生醫訊號分析,發展出應用電子鼻及深度學習理論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篩檢技術。泰國瑪希敦大學教授諾拉席德 (Assoc. Prof. Norased Nasongkla) 介紹奈米醫學中的高分子藥物輸送系統,得應用於追蹤組織內部藥物分佈及治療效果。
成大材料系廖峻德教授介紹防疫篩檢技術
智慧醫療專題研討會將透過視訊會議平台每月進行連線,邀請台灣、泰國、新加坡與日本智慧醫療相關領域醫療及學研專家、醫療科技廠商擔任主講人,盼於疫情期間,加速促進各國與新南向國家的交流與合作。
台灣師生參與實體研討會與泰國、新南向國家國家連線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0-09-25